斯蒂芬.库里,“得分王”?网友:不,他是被低估的篮球革新者

Posted by 百步穿杨网  on Apr 18, 2025   0 Comment
_0
_1
_2

斯蒂芬.库里。1988年3月14日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美国职业篮球与动员,现效力于NBA勇士队。斯蒂芬.库里在没有进入NBA的时候在篮球生涯上就有着不错的表现,高中毕业的库里参加过杜克大学篮球训练营,但是当时的教练人为库里过于矮小,适应不了NCAA的强度,拒绝了库里,库里最终选择进进入了戴维森学院。

在戴维森学院的大一赛季,库里称为了SEC联盟**新人和得分王,大二赛季带领戴维森学院进入疯狂三月八强战。大三赛季库里完成了由进攻后卫向控球后卫的转型,已场均28.6分领跑全美。在2009年的NBA选秀中,斯蒂芬.库里被金州勇士队选中。从此开始了NBA的职业生涯。

对于库里大家可能并不是特别的陌生,这个身高体重方面在NBA中都不占优势的后卫,总是给人一种神奇的感觉,由于之前的进攻后卫让库里拥有着梦幻的步伐,在库里控球的时候就好像在观赏一场舞蹈盛宴,让人沉醉其中,这种看似华丽的步伐总是可以给予对面最简单最猛烈最致命的一击,可是这些并不是库里最可怕的地方,他真正的杀手锏是其历史第一的三分能力。

在库里之前,我不知道是否有过哪一位球员敢在正式的NBA比赛中,就是那么随意的于中线LOGO位置出手三分。凭借超强的三分能力和梦幻般的脚步,库里将拉扯空间的能力发挥到了极致,从而给队友带来了无法被数据,语言,文字,感官所能解释的巨大进攻受益。在这个效果出来的时候,篮球的革命被默默的推动了,各大球队都意识到了三分球的可怕与高效。

在一场比赛中三分球对整场比赛的收益是巨大的,而库里的表现将三分球的收益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随着各大球队对勇士队的学习,开始将球队成员的配置与打法进行了洗牌,将三分球写进了篮球变革史的篇章里,逐渐的成为了时代的主流。可是打法的调整并不意味着其他的球员就可以撼动库里的地位,其他的球员还是与库里有着不属于同一个维度的差距。

之所以说其他球员与库里的差距很大是因为库里的三分球不仅仅局限于常规的三分位置,2016年他的超远三分就像一个烙印深深的印在人们的心里。那一年的库里在三分线以外的25-29英尺,三分命中率为44.6%,一共投进了252个三分。而在远端接近LOGO,30-34英尺的位置命中率为59.3%,一共投进了16个三分,即便是在远隔半场40英尺外的地方,库里的命中率都达到了28.6%,这种不可思议的进球库里投进了四个。

在2016年以后库里刻意的压制了自己出手三分球的欲望,虽然这样的库里看着没有之前那么的神奇,但是他对整个球队收益的贡献并没有降低,依然维系着超出其他球员的产量和效率。除了超远的三分球,库里的强投能力也是把他和其他三分投手区分开的原因。库里的强投能力是很无解的。NBA统计,三分投篮的命中率和防守者的防守距离呈正相关。防守距离越近命中率就越低。当防守者在12步以外的距离时,球员的三分平均命中率为44%以上,防守者贴近到2步以内的距离时,球员的三分命中率不到25%。但是库里用其优秀的强投能力依然打出了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命中率。在2017-18赛季的常规赛中,面对防守者2步以内的的防守距离,库里三分球的命中率达到了36.4%,而2017-18赛季的季后赛,库里的这一项命中率为33.3%。这样的数据面前,库里的强投能力得到了更好的证明。

同样的作为一个三分投手,库里的持球三分也是其一大杀器。一般来讲,接球三分比持球三分更容易,接球三分的节奏更好,可以更加快速的进入投篮状态并完成投篮,而持球三分对球员的球感有着很高的要求,因为从运球状态转变为投球状态有着节奏上很大的变动,所以大多数的球员在出手三分时都会选择接球三分。可是库里的持球三分率与接球三分率几乎相同吗,这就是其可怕之处。只要给球,我就能投。而库里跟令人感到惊讶的是他的出手速度,只有0.4秒,这个时间段很少有人可以反应过来并进行防守。所以库里用他迷幻的步伐,超远的投射,优秀的强投以及良好的球感成为了所有三分球员的领军人物。

在库里的影响下,用三分球带走比赛成了NBA的新潮流,对篮球比赛来讲无疑是一场新的改革。大家觉得小编所说有没有道理呢?欢迎在评论区评论留言,大家的批评与支持会称为小编前进的动力!

0 Comments

  1. avatar
    Terrell HuelsJanuary 28, 2025 08:48

    独特的情感表达结构,非常的引人入胜。

  2. avatar
    Jaylon BeerFebruary 18, 2025 19:49

    有趣的创新性写作,让我受益匪浅。

  3. avatar
    Annamae KohlerFebruary 19, 2025 13:08

    新颖的背景文章,非常的引人入胜。

  4. avatar
    Jacques MillerFebruary 21, 2025 17:21

    复杂的分析结论,非常的实用。

  5. avatar
    Wanda ZiemannMarch 1, 2025 04:02

    深刻的创新性文章,值得推荐。

  6. avatar
    Trenton HoegerMarch 9, 2025 22:26

    详细的思路写作,值得收藏。

Leave Comment


^ Back to Top